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沉寂许久的小米汽车,最近曝露的信息有些多。

据媒体报道,今天( 2月2日 ), 小米集团( 01810.HK,以下简称“小米” )内部通报了小米汽车设计文件泄密一事的处理结果,即对涉事合作方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并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人进行处理。 

对于“泄密一事”,1月24日,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的回应是“早期招标过程的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 

而早在1月17日,小米汽车更是被爆出罕见的试车消息。

据IT之家等多家媒体报道,一位名叫@不是郑小康的汽车博主发微博称“有朋友传来消息,雷军在测试小米汽车”,并且配图两张。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图/@不是郑小康微博图片  来源/ IT之家 极派Daily截图

从图片来看,这应该是小米汽车在做极寒测试和标定。照片中,所谓的“小米测试车”是一款轿跑车型,还采用了溜背的造型设计。

不过极派Daily于1月19日查看该博主微博时,发现这篇关于小米试车的微博已经不见了。

自从2021年3月份宣布正式进军造车行业以来,小米汽车虽传闻不绝于耳,却鲜少有公司公开、正面的回应与发言。这让小米到底在造什么车,成为消费者和分析师都很好奇的问题。

20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会议上,分析师就提出了小米汽车进展的问题。小米发言人回应称,目前小米仍预期在2024上半年量产第一款车。根据第三季度财报,小米汽车相关的研发团队已达到1800人,研发费用8.3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并且未来,研发费用随着研发阶段的深入也会持续提高。

话虽如此,但是小米整体的现金情况却令人担忧。

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小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整体在走下坡路,从547.5亿元下滑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280.7亿元。而2022年前三个季度,小米单季度的营收也呈现连续的同比下滑。如果这样的情况没有得到改观,小米汽车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兑现“10年1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也耐人寻味。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极派Daily汇总制图

而小米汽车令人“发愁”的不止是小米的“供血”能力,还有小米汽车的定位以及上市时间。

2024年才实现量产的小米汽车,在国内一片红海的纯电车市场里靠什么“杀出血路”?雷军给出的答案是“自动驾驶”。然而,以智能化为标签的小鹏的前车之鉴下,小米的智能化又能如何打出不同呢?

产品、产能、定价统统还是问号的小米汽车,能复制小米手机的奇迹吗?

造车“神神秘秘 ” 

小米造车有一个颇为高调的开始。

2021年3月30日,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正式进入造车行业,并称,“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十年的投资金额达到100亿美元。”并且雷军也将亲自上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图/小米公告  来源/小米港交所公告 极派Daily截图

同年9月,企查查显示,注册资本为100亿元的“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功。随后2021年小米的年报上称,小米汽车业务团队的研发人员已经达到1000人,并且预计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量产。

不过“雷声”很大的小米汽车似乎“雨点”就有点小。高调入局后,小米也鲜少公开造车的进展,这也给小米造车蒙上了神秘的一层纱。

首先,都说造车是烧钱的事业,而小米的钱烧去了哪?

从小米2022年前三季度披露的财务数据以及会议上释放出的信息可以得知,小米三个季度汽车等创新业务的研发费用分别约为5亿元、6亿元以及8亿元。相较于新势力的研发投入,小米的投入基本是“蔚小理”的三分之一,并不算“烧”。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数据来源/蔚来、小鹏、理想财报;以及小米财报会议披露  极派Daily汇总制图

而如果按照小米之前所言,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平均每季度投资要在2.5亿美元左右,按照现在的汇率核算,要在17亿元上下。小米目前的研发投入,显然尚未达到“及格线”。

不止造车费用的去处很神秘,小米汽车的人员也很神秘。

20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会议上,小米表示,汽车相关研发人员已经有1800余人。而且,小米汽车的社招脚步依然没有停下,就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1月20日),极派Daily发现脉脉上一位小米汽车的HR发布了社招消息。与之取得联系后,极派Daily获得了小米汽车内推的职位需求。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到质量管理、外观设计,可以说从生产到研发的各个环节都在招聘成熟的设计师。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图/小米汽车社招岗位  极派Daily整理截图

据这位HR所言,目前北京、上海的汽车团队以研发岗招聘为主,尚且不需要运营类岗位。

不过,奇怪的是,这浩浩荡荡的研发团队在任何公开的社交媒体似乎都鲜少露面。

脉脉、小红书上,不乏时常有“蔚小理”的员工在用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和展示新势力的工作环境,而小米汽车的帖子却少之又少。一位在北京小米科技园的员工对极派Daily表示,在园区也很少见他们的人。这位员工表示,“我认识的几位研究人员在园区有工位,不过很多时间都在外面出差,他们具体的团队规模不是很清楚。”

资金和人力之外,小米是否能够顺利获得造车资质也是个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从业者表示,小米如果获得造车资质是需要公开披露的。而按照目前的情况,小米应该需要并购一个有资质的车企来获得造车资质。

这似乎与此前小米有意收购宝沃汽车的消息能够吻合,不过2022年11月宝沃汽车已经宣布破产,而小米收购宝沃汽车也并没有下文。

高调宣布造车近两年,小米汽车关于钱、人、资质,似乎都鲜少有好消息传来。

“米粉”不买账

新年伊始,小米汽车却陆续传来了产品的消息。

1月6日,据悉一款内部代号是Modena的小米测试车型疑似曝光,定位中大型纯电智能轿跑。而此前,晚点Auto则报道称小米汽车正在商议定价,一个版本定价在26-30万元,另一个版本则定价在35万元之上。

极派Daily也就两个消息真实性向小米相关人员进行了确认,但截止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图/疑似小米测试车型   来源/腾讯网 极派Daily截图

不过,随着产品消息传来的还有“米粉”们的质疑声。

“如果小米汽车开发布会,我肯定会去看,但是买小米的汽车,我得琢磨琢磨。”十年“米粉”邦尼这样对极派Daily说道。

邦尼回忆道,自己是2012年左右入坑小米,第一个产品是红米note one,当时她大学刚刚毕业,没有那么多预算,而红米不论性能还是性价比都让她非常满意。“我记得当时抢了两周才抢到红米,毫不夸张地说,能抢到我都非常自豪。”

而工作多年随着自己的财富积累,邦尼开始更加关注电子产品的品质和品牌,不再一味追求性价比。因此,小米的产品也没有持续再买。“但因为很喜欢雷军的行事风格,也一直关注着小米的消息。”

对于小米造车,邦尼保持着中立的态度。“首先,小米入局新能源汽车就已经很晚了,这方面没有什么先发优势。其次,目前从智能性、设计外观等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各大品牌都大差不差了,决定我购买与否的因素更多是真实续航能力、安全性,这些还需要一批车主去体验才能收集到相关的数据,因此即使决定购买,我也不会成为第一批车主。”

比起较为中立的邦尼,身处管理岗位的李文则显得更为直接。“我是绝对不会买小米汽车的。”李文非常坚定地向极派Daily表示。

李文在2011年购买了第一台小米手机,和邦尼一样,被雷军一场车库咖啡关于“专注、极致、口碑”的演讲吸引后,成为了铁杆“米粉”。时至今日,李文家中的智能家居都是小米的产品,用他的话说,“感觉小米给了我高科技生活的体验。”

而他之所以不看好小米汽车,则是因为小米智能产品在日常使用时,经常出现bug(故障)。“死机、无法连线这种小毛病经常有,不影响整体使用,所以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我也认为试错是科技探索的必经之路。然而,汽车承载生命安全,一次失误就可能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我可以用时间、金钱去支持小米,但不能用更宝贵的东西。”

同为“米粉”,正在考虑购车的阿曼达却不知道小米在造车。“2014年开始,我入手了小米3,之后换了小米max和note3,一直在用小米的手机。不过我真没关注小米造车这个事情。”

而当极派Daily问及阿曼达如何看待小米造车时,阿曼达则直言道,“我个人不倾向于买互联网企业造的车。我们在三线城市,一个家庭攒钱就买一台车,肯定会选择传统车企造的车。如果买纯电会考虑特斯拉和新势力,但不会选择‘转行’造车的车企,总觉得品牌经验不够,质量也没保障。”

争当“普信男”

虽然造车进展成迷,消费者也未必买账,雷军对造车的“口气”却并不小。

2022年10月19日,雷军在推特发文,称“我相信未来在电动汽车市场非常成熟的时候,全球前五名的电动汽车品牌会拥有80%的市场,也就是说小米汽车想要成功就需要成为全球前五,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才行。”

雷军也“带不动”小米汽车

图/雷军推文  来源/推特 极派Daily截图

全球前五是什么概念?2021年全球前五汽车厂商分别是丰田、大众、雷诺日产、现代起亚和通用汽车。年产量在600-1050万辆。此言一出,雷军在造车方面颇有点“普信男”的意思了。

而不去聊远在天边的世界前五的目标,就说眼下,业界更为关心小米汽车的两个问题:第一,怎么产?第二,怎么卖?

生产方面,整车生产比手机生产复杂得多,动辄上千个零部件、几十个供应商,庞大的运作体系如何管理?如果自建工厂,小米此前在汽车制造几乎是没有经验的,就需要时间和成本去试错。如果代工厂加工,或者收购产线可能上手更快,但后期管理维护又如何做?质量如何保证?

销路方面,同样是做手机出身的华为在问界推出后,利用了华为原有的销路,同时利用华为品牌调性进行To B销售,实现了单月交付破万。而小米不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消费者人群的购买力,和华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即使能够利用一部分小米原有销路,也未必会有这样的成绩。

而如果小米汽车的售价如此前报道所言,在26-30万元,那么小米汽车的性价比也未必算得上高。就拿目前的纯电车市场来说,极氪001算是消费者较为认可的性价比较高的车型,价格也约为26万元。且不说小米造出的车是否能超越零百加速3.8秒、电池86kwh的配置,就说极氪背靠的是吉利,并且在小米汽车量产前的这1年时间内,还可持续更新。这恐怕也是小米汽车不可比拟的。

另外,到了小米可以量产的2024年,特斯拉随着国产化的进一步完善也可能持续降价。届时,20万元出头的特斯拉和25万元上下的小米汽车怎么选,消费者自会衡量。

另一方面,根据雷军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出,雷军把自动驾驶当作小米汽车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凤凰网汽车就曾报道,“雷军认为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决胜的关键点,小米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目前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

把智能化作为纯电车的核心竞争力,上一个这么做的是小鹏。而小鹏已经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喊出了“电动化领先,会成为小鹏智能化领先后的另一个标签”。这也侧面说明了,纯电车靠“智能化”标签很难喊出一片稳定的市场。

这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如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张抗抗分析所言,“不是所有车主都关心‘智能’,但是所有车主都关心‘电动’。真实续航、低温和高速行驶的耗电量,这才是每个纯电车消费者的核心痛点。”相较之下,智能化就过于晦涩。

其次,要喊智能化,就要把智能化做出明显的优势。而小米真的能研发出遥遥领先的自动驾驶吗?在这个领域先出发的特斯拉都已经被国内新势力逐渐追赶,缩小距离。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小米在没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真的能后发制人吗?

正如李文所提到的,小米智能家居都经常bug,整车的自动驾驶研发技术又如何叫消费者放心呢?

产品定位、销售渠道、生产能力一切待定的小米汽车,恐怕没有小米手机当年的“好命”了。

参考资料:

《小米汽车设计文件外泄后官方通报处理结果:对涉事方罚100万元》,来源,第一财经;

《小米首款汽车曝光,造型酷似保时捷,车顶配激光雷达,或售26万》来源:腾讯网;

《官宣造车500天后 雷军公布小米汽车进展》来源:凤凰网汽车。

*题图来源雷军微信视频号。

* 文中邦尼、李文、阿曼达均为化名 。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地址:https://www.cknow.cn/archives/20114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