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重大变革背后,阿里面临怎样的挑战?

电商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今年上半年以来已经有两则重磅消息官宣,一是3月份集团公司2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变革,控股公司旗下六个独立业务部门将可以自由筹集资金,甚至完成独立上市。二是本周二宣布的重大人事变动,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创始合伙人吴泳铭将分别接任张勇任阿里集团董事长、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张勇将作为阿里云董事长和CEO,专注领导阿里云业务。新的人事调整将于9月10日起生效。

组织变革和重大人事调整,发生在阿里公司近年营收增长首次下降至个位数之时,2023财年阿里公司营收增速仅为2%,是阿里上市以来增长最低点。新的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后,阿里各业务集团和负责人将要承担起带领各部门在当下充满挑战和风险市场中实现增长、乃至新突破的任务。

回顾阿里公司旗下各细分业务正在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将能够更理解阿里当下为何要作出以上两大变革调整,“以新姿态迎接未来”:

1、走到增长的悬崖边上的阿里

今年3月末电商巨头阿里宣布分拆公司业务,未来六大业务集团将允许独立融资和上市。阿里称此次业务分拆是公司成立24年来最大的变革。市场认可阿里分拆的新举措,认为各业务集团独立发展、未来潜力更大,也能降低业务垄断的风险,此后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上升超过10%。然而在后来的一个月时间涨幅几乎被抹平。本周二宣布新的人事任命后,该公司于美股交易日仍出现了4.5%的股价下跌。

二级市场的表现是短暂和充满变化的,但一些数据正在呈现阿里正处于公司发展中的巨大“拐点”——从快速增长、持续增长、增速放缓,到增长与负增长的边缘。这个巨大拐点或更能解释阿里为何作出历史以来最大变革:今年5月下旬阿里公司发布2023财年业绩(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其营收增速仅为2%。这是阿里上市以来营收增速最低表现,2022财年该公司增速放缓至19%,更早之前的财年阿里增速均超过30%。

按照上述增速变化,市场将无可避免地提出疑问:如果业务不拆分,阿里2024财年是否会出现历史以来首次营收下降?而从行业来看,阿里也是电商巨头中,首家最新财年业绩增速降至5%以下的公司:国际电商亚马逊最新财年增长9%,京东增长10%,后起之秀拼多多最新财年营收增速为39%。

在细分业务上,阿里最核心的中国商业(含淘宝天猫)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投行机构已经开始预测该核心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未来两个财年将有被拼多多等新电商超越的可能。国际商业保持增长,但增速是上市以来最低水平。在各国本土平台与中国电商加速出海之际,其国际商业面临竞争夹击。阿里云等重要的技术基建业务,过去一年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出海难题不止于竞争。菜鸟和本地生活服务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度收入占比提升,接下来仍是最受关注业务的一部分——但其持续增长仍需迎接新变量。

2、核心业务:中国商业收入首次下降

阿里当前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是中国商业,该分部包括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平台以及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阿里健康等中国零售商业,也包括阿里1688等ToB业务(中国批发商业)。2023财年该分部占收入比例为67%。从收入变化来看,2023财年是阿里中国商业首次表现为负增长的一年,同比上一财年收入减少1%至5827亿元。而2014年上市以来阿里公司的中国商业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财报对该项收入下降的解释是中国零售商业中,消费者需求减少、竞争持续,以及新冠导致供应链和物流影响,导致今年淘宝天猫线上实物商品交易总额GMV下降。

阿里核心业务收入下降的迹象早在2022年双十一“沉默”表现中有所显示。阿里2009年开办双十一促销活动,此后该节日后来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者“购物狂欢节”,每当双十一临近城市的地铁公交、商场、办公楼宇和住宅电梯将充斥着各种商品的广告,双十一当晚通常还会进行购物晚会表演,期间电子大屏实时记录消费者购物累计金额,购物节结束电商平台将公布它们的销售额等业绩。然而2022年的双十一期间,经过了漫长三年疫情的消费者们,似乎对平台构建的消费节日兴致下降、部分商家们投放广告预算减少。而作为电商平台的阿里宣布不再举办明星购物晚会,也不会举办商品交易金额GMV统计倒计时活动,在双十一结束时阿里旗下电商平台首次没有公布活动销售额表现。

当时彭博社估算2022年将是双十一举办以来,电商平台“史无前例下跌”的一年。其中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疫情之后消费者购物兴致下降,还有历年来双十一部分商家采取先涨价后降价欺骗消费者有折扣的现象,降低了年轻人对双十一的认可度,“年轻人逃离双十一”甚至成为双十一期间热门的话题。

而另一项来自花旗分析师的估算是,阿里电商双十一2020年获得了26%的增长,2021年GMV增长8.5%,2022年尽管没有披露,其GMV保守估计较2021年增长0.9%~3.6%——即使仍保持一定增长,但仍然处于历史最低增速。阿里官方后来发布消息称,2022年天猫“双11”交易规模与2021年持平,而淘宝电商表现尚未披露。与之相较的是新竞争对手的亮眼数据:知名的短视频平台抖音,正在开展电商业务,该视频应用2022年双十一后表示,从 10 月 31 日到 11 月 11 日,抖音平台日均电子商务销售额比一年前飙升 156%。

另一方面,新电商平台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有机会超越阿里电商。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预测,2024 年电商平台拼多多的商品交易额GMV将超过阿里巴巴——拼多多未来两年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阿里电商的GMV增速是个位数。

可以说阿里核心电商业务,无论是其关键的购物狂欢节表现,还是整体电商的交易额,都在经历新的挑战:自身增速的放缓、外部竞对快速的发展与超越。

危则思变。2022年12月阿里淘宝直播宣布培养20万名新主播”等扶持计划,该计划还包括在全国重点产业带培育10万直播账号和1000个百万直播间等。今年上半年有消息传出天猫淘宝将重新分拆,这或是阿里电商在增长边缘不得不面临的变化——是保持原状但收入负增长,还是调整迎来可能的新增长?

中国商业业务中,另一项值得关注的品牌进展是盒马的上市计划。今年1月盒马内部信透露,盒马鲜生2022年首次实现盈利,年度销售额增长25%。该增速优于天猫淘宝等零售电商表现。去年7月有消息传出盒马鲜生以 60 亿美元估值寻求融资,但该轮融资最终是否敲定尚未披露。最新财报会中,阿里披露盒马预计将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完成上市流程。

3、国际商业:两位数增长但处于上市以来最低水平;东南亚电商遭两面夹击

阿里2021年开始将电商等业务划分为中国商业和国际商业分部。当时分析师称,该划分将更有效专注并识别国内与全球地区的电商和物流等业务需求。最新财年中阿里国际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3%至692亿元,增速优于公司整体表现,是阿里增速第二高的业务分部。但该增速仍是阿里国际商业2014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阿里国际商业包括东南亚电商头部公司Lazada、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南亚巴基斯坦电商Daraz、阿里速卖通等零售商业,以及ToB的阿里国际站等。Lazada过去一年或是该业务分部最重要的“战场”之一。2022年上半年有消息传出阿里计划剥离其东南亚电商Lazada,帮助后者完成独立融资,为其做首次公开募股IPO作准备。但随着二级市场持续的动荡以及一级市场对科技公司估值的缩水,Lazada电商暂缓融资计划。

融资暂缓的同时,Lazada业务还遭到本土头部电商的“打击”。 截至2021年9月Lazada的年度GMV是210亿美元,Shopee截至2021年12月的年度GMV是182亿美元,两者相较看似Lazada仍有领先优势。Shopee今年3月发布的业绩显示,其2022年GMV已达到735亿美元,按照当前增速将在在2~3年达到1000亿美元——比Lazada计划的目标要提前早五六年达到(Lazada2021年末曾计划到 2030 年 GMV 增长到 1000 亿美元)。现在媒体已经开始用“比Shopee更小规模的Lazada”来形容两者位置——与两年前截然相反。

Shopee赶超期间,Tiktok东南亚电商悄然崛起,据外媒数据其2022年电商业务GMV超过40亿美元,同比2021年增长超两倍——显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难以忽视的电商新玩家。

也是在过去这一年阿里陆续向Lazada等国际海外电商品牌注资,试图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应对新的国际电商格局。2022年8月期间,新加坡会计公司和监管局 (Acra) 文件披露,阿里巴巴已向电子商务公司 Lazada 的东南亚实体投资 9.125 亿美元,这是继该年度 5 月份注资 3.7825 亿美元之后的再次注资,阿里2022年初至此对Lazada总投资达到 13 亿美元。

在东南亚业务遭受“夹击”之际,Lazada开展了更广泛的国际业务探索。去年9月上旬,Lazada进军欧洲市场消息传出,该电商平台认为“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对于大多数欧洲品牌来说,阿里巴巴是他们最大的零售合作伙伴,产品通可以过该平台在中国等地区销售”。

此外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业务加大在西班牙和韩国的投资,今年3月消息阿里全球速卖通每周将运营多达 9 趟飞往西班牙的包机航班,是除比利时外其欧盟市场中最多的包机航班服务,比利时是全球速卖通在欧洲的物流中心。它还计划到 3 月底将其在西班牙的提货点数量从目前的 5,000 个增加到 7,500 个。其全球速卖通今年还将在韩国投资1000亿韩元(约为7623万美元)改善物流。速卖通是阿里的一项零售服务,向国际买家提供产品,其目标是在欧洲和韩国实现增长。

4、云业务:收入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出海挑战不止来自竞争

阿里的云业务分部由阿里云和钉钉组成,2023财年该分部收入为772亿元,是阿里集团旗下除中国商业外最高的收入分部,占收入比例为9%——高于国际商业分部。云业务分部最新财年收入增速为4%——该分部首次增速降至个位数。云业务中的阿里云为客户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技术研发服务,钉钉是智能协作办公和应用程式开发平台,为企业机构提供工作、分享和协作的工具等服务。2023财年云业务分部收入增长来自非互联网行业,包括金融服务、汽车和零售等行业。

增速放缓,云业务出海寻求新市场机会。阿里云作为技术工具服务出海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不是类似电商行业的竞争夹击,而是海外国家对其安全合规问题的审查。2022年初外媒报道称,美国拜登政府已对阿里巴巴的云计算部门展开调查,调查重点是其为美国客户提供的数据存储做法以及其业务是否对该国产生安全风险等。

外媒称,该国监管机构可能对阿里云采取强制措施,降低其云业务带来的风险,或者也可能禁止美国人使用其服务。上述审查工作由美国商务部情报与安全办公室(Office of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OIS)带领进行。该机构设立于美国前总统川普任内,可行使广泛权力,包括禁止或限制美国公司与外国网络、电信与科技公司进行交易。咨询公司Gartner 对此曾评估表示:事实上阿里云在美业务规模不大,年营收估计不到5000万美元。但如果(美)监管机构最终决定禁止该公司与美国企业交易,将损害该公司最前景可期的业务,公司声誉也会受到打击。

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阿里云亦在扩展更广泛的亚洲、欧洲市场。2022年阿里在韩国新开设数据中心,应对韩国客户增长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阿里云韩国负责人表示将在韩国培训2000名信息技术专家帮助客户推动技术创新。在阿里云之前,微软、亚马逊云在2016、17年开始布局韩国市场。同在2022年5月阿里在泰国曼谷开设第一个数据中心,将技术产品带到泰国,帮助推动“泰国成为东盟数字中心的愿景”。同月阿里云在德国开设第三个数据中心,为欧洲客户提供存储、网络、数据库等云服务。阿里在声明中表示,德国的数据中心将支持欧洲企业客户加大数字化转型,其在该地区客户包括汽车、制造、零售和游戏等行业企业。相较而言,德国开展业务要比美国更为顺利, “由于数据存储在本地,新网站符合德国的安全标准和该国云计算合规控制目录 (C5) 中概述的法规。它还通过了德国 AI 云服务合规性标准目录下的审计,该目录是用于证明在德国实施的 AI 应用程序安全性的测试标准。”

该年度9月阿里云公布了其国际业务战略路线图,并称将投资10 亿美元提升生态系统能力,加强客户服务,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支持。该公司还在其全球交付和服务计划下,在吉隆坡(马来西亚)、波尔图(葡萄牙)和墨西哥城(墨西哥)开设三个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其客户的云采用流程。至此期间,阿里云在全球拥有约 11,000 合作伙伴,包括 Salesforce、VMware、Fortinet、IBM 和 Neo4j等知名科技公司。至12月阿里在日本东京开设第三个数据中心,以“支持当地客户的转型需求”。阿里巴巴最早于2016 年推出了第一个东京地区的数据中心。阿里云之外,多家云提供商都在日本开展业务,微软 Azure 于2014年开始在日本东京和大阪区域启动服务。亚马逊云AWS 2011年启动了东京区域服务,2021年在大阪开设服务。谷歌于2016 年在东京推出了第一个日本地区服务。

随着服务竞争加剧,阿里云近期还向其海外合作伙伴提供高达50%的产品折扣优惠和技术支持,以加快其全球扩张步伐。今年5月的数据中,阿里云业务合作伙伴网络从去年的1.1万家增至1.2万家。

在最新的财报会上,阿里称其云智能集团将进行完全分拆,作为分拆的一部分,云智能集团将寻求成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根据计划,如果安排与进展顺利,其目标是12个月完成上市计划。

5、其他:增长的菜鸟、本地生活服务;负增长的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

阿里2023财年最快的业务分部是菜鸟,同比增长21%至557亿元,是阿里增速最高的业务分部。该分部业务占阿里收入比例为6%,高于2022财年时期5%的占比。菜鸟收入来自其国内国际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方案。根据财报称,本财年增长来自其服务模式升级后本地消费者服务收入增加以及国际物流履约解决方案收入增加。

在该财年菜鸟还宣布与德国邮政物流集团敦豪DHL合作投资近6500万美元,于波兰开发包裹储物柜业务,同时促进其电子商务的增长。在当时的合作声明中,DHL方提到“波兰是欧洲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预计到 2027 年将翻一番,多达 40% 的消费者更愿意将货物运送到包裹储物柜。”新的合作,将可以“在现有的送货上门选项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运输体验。”

根据最新的财报会菜鸟集团计划在未来12-18个月完成上市计划。

本地生活服务最新财年增长12%至501亿元,是阿里三项两位数增长业务分部之一。该财年本地生活服务占阿里收入比例为6%,同样高于2022财年时期5%的占比。该财年中本地生活服务增长来自饿了么平均订单金额提升、高德订单增长。最新季度中,随着出行和旅游复苏,飞猪酒店等业务订单亦快速增长。

上述两项业务在阿里整体增长放缓的境况下,显然是重要的增长驱动源。在业务分拆后,即便各业务集团财务数据独立呈现,该两分部仍将是最受关注增长业务的一部分。

但这并不意味它们将毫无风险地保持相较高增长,新的参与者公司将以各种可能切入抢占细分赛道的市场。例如2022年下半年以来,抖音已经开始进入外卖领域——对标饿了么等业务,根据一些城市例如上海地区的用户体验,抖音频道上新了一个选项,用户可以通过该选项进行外卖订购食物,但餐馆需要自己配备外卖员。今年2月抖音公司表示将计划在中国更多城市提供外卖配送服务,包括在北京、上海、成都等现有试点城市。对于阿里饿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务而言,未来还将迎接更多的市场变量。

此外,阿里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创新业务及其他业务2023财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表现为收入下降2%、20%。其中今年5月早些时候,阿里消息称将达摩院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调至物流部门菜鸟——对应本财年的业绩表现,或是阿里更集中将创新研发能力与团队集中到增长更快的部门,而此前承载创新探索目标的部门在收入下降的同时,失去了发展其中部分业务的支持。

6、二级市场考验

除了各业务营收增速问题,过去一个财年,阿里公司遭遇了二级市场的多番考验。2022年7月下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一批中概股公司列入“预摘牌”退市名单,阿里巴巴在列。阿里公司受到退市担忧的打击,此后的一个交易日时段一度下跌超过两位数。

此后不久,阿里表示将申请在香港进行双重第一上市,该公司当时在声明中表示,香港的主要上市程序预计将于 2022 年底前完成,但后发布公告称“需要制定并向股东提交审批一份新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不会按原计划时间完成主要上市——此前阿里已在美国和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但港交所是第二上市而非主要上市。

同在下半年开始,阿里大股东软银开始陆续减持阿里巴巴股份获利数百亿美元。根据今年4月披露的监管文件,最新股票出售后软银对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降至不到4%,前者曾持有阿里巴巴大约34%的股份。尽管软银减持目的是用于抵消旗下愿景基金的损失,该抛售决策最终使软银季度亏损有所收窄,同时对阿里股价产生下跌波动,此后的10个交易日下跌超10%。

2023财年无疑是阿里公司整个发展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不仅在于其不久前进行的组织大变革、近日宣布的重大人事任命,更在于阿里正在面临的“增长与潜在负增长的微妙交替”。这家庞大商业公司接下来的2024财年乃至更长久的时间,将会面对迭代后的持续“胜利”,还是走进一个“倒退”的经营历程中?而在经营迭代或交替的转变中,它还将面临外部例如资本市场的更多风险与考验。

本文地址:https://www.cknow.cn/archives/26411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