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离谱,AI改变行业的时候到了?

如果说“AI孙燕姿”还只是网友的娱乐行为,现在疑似“AI山寨作品”的出现则真可能冲击到行业市场了。

一首演唱者署名fifi的《怪我付出太多》,被数十位网友指认疑似山寨苏星婕的爆款作品《听悲伤的情歌》,歌手傲七爷也发现一首署名程霜的《云边有个小卖部》,歌声几乎跟自己演唱的一模一样。

如果说,五年前,AI音乐还是天方夜谭,如今,AI正以惊人的速度覆盖音乐市场。也难怪,在观察了音乐产业十几年之后,马克·穆里甘(Mark Mulligan)近日在自己的音乐产业博客中发出了一句感慨,音乐产业到了临界点。

越发离谱,AI改变行业的时候到了?

01 AI高仿越发离谱

今年6月,一首叫《怪我付出太多》的歌曲在音乐平台上线,歌手署名是fifi,词曲作者是茶茶不吃小鱼干,有网友听完歌曲后发现,歌手听起来很像苏星婕。

越发离谱,AI改变行业的时候到了?

无独有偶,歌手傲七爷也发现,一首署名程霜的《云边有个小卖部》,歌声几乎跟自己演唱的一模一样,不说100%相似,也有99%,疑似通过AI高仿。

在音乐平台上,fifi和程霜都只发布了这两首歌,在网上也搜不到任何信息,我们无法判断这两位歌手是否真实存在。

为此,傲七爷在网上发声:“无法否认AI能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新可能以及便利,但如今它正在被没有职业道德底线的人利用,变成一把指向音乐人的利刃。”

越发离谱,AI改变行业的时候到了?

在傲七爷看来,在歌手不知情的情况下,用AI来仿造歌手的声音并发布作品,将会对音乐市场带来最大的危害和打击。

AI高仿歌手的问题是今年上半年国内外音乐行业的一大热点,在国内,“AI孙燕姿”刷屏惊动了孙燕姿本人,她不但发文讨论了这一现象,还在生日当天表示“23年以后,我还是盼望有一天再做出好音乐与AI拼了”。

在国外,音乐人们纷纷抨击AI高仿,Drake称这是压垮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各大音乐公司的呼吁下,Spotify下架了数万首AI歌曲。

然而,如今看来,AI反噬行业的势头有增无减。

02 侵权只是一方面

对于AI克隆音乐的问题,已经有多位业内人士和律师明确指出是涉嫌侵权的行为。

在今年五月的“第八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环球音乐集团亚洲区公共政策高级副总裁洪伟典(Ang Kwee Tiang)曾表示:“AI公司如果用到我们的作品,必须先得到许可,要合法使用。”

在《被网友玩坏的AI孙燕姿,是否违反版权法?》一文中,赵智功律师分析认为,歌手的声音、气息运用、演唱特点、发声风格、演唱技巧、综合唱功等,构成特定的表演形式,在法律上被归类于表演者权。在未经歌手授权的情况下,用AI来克隆歌手的声音,涉及歪曲表演者表演形象、侵犯歌手经济利益等法律问题。

侵权只是一方面,对于音乐人来说,未来更大的问题可能不是“被AI”,而是如何跟AI音乐“抢流量”。

乐观的看法是,AI音乐无法复制人类的特殊性,比如个性、情绪和深层次的情感,以及品味。

但这首先需要被复制的歌手需要有很强的个性、情绪、情感和品味。

一位AI音乐创业者认为,流行音乐中充斥着大量程式化的作品,被AI替代是必然。分析师马克·穆里甘则称“如果音乐只是专门为通过算法满足消费者期望而定制,那么AI甚至可能做得更好。”

资本已经对AI投出了自己的一票,AI高仿Drake的歌曲在Spotify下架之后,在一个叫WAVs AI的“AI音乐流媒体平台”上架,这个充斥着各种AI高仿歌曲的平台,不久前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

AI对于资本和科技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相比音乐品质,科技公司更看重的是数字。而且,马克·穆里甘认为:“如果数字音乐服务商自己生成AI音乐,那么他们可以提高利润率、填充播放列表、推动用户听音乐。掌握算法的人,掌握听众。”

也难怪碎瓜乐队主唱比利·科根对于音乐的未来感到悲观:“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你将很难跟一群不知道如何写歌但有很好的洞察力、不会唱歌但能自动调音的人竞争。”

诺埃尔·加拉格尔则干脆说:“AI就是音乐棺材板上的最后一根钉子。”

03 音乐产业到了“临界点”

或许,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至少,观察音乐产业多年的资深分析师马克·穆里甘是这么想的。

在马克·穆里甘看来,音乐产业正在从过去的“以人类为中心”,转向“以机器为中心”。

机器正在从两个维度挑战人类艺人,不但抢流量,也抢粉丝。

今年1月,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创造的虚拟女团Mave:发布首支单曲《Pandora\’s Box》,旋即成为Spotify上今年上半年流量名列前茅的K-Pop新团,歌曲播放量已经超过3800万,每个月的Spotify听众量已经突破百万,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23万粉丝。

越发离谱,AI改变行业的时候到了?

Mave: 

在效率这件事上,人类很难跟AI竞争。

利用人工智能,一个小团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百万量级的曲库,而只要每首歌一次播放,就能有百万播放量。很快,决定一首歌曲命运的可能不再是音乐才华,而是知道如何准确的给机器下指令。

但是使用AI的是人类,人类可以制定规则来限制人类的行为。比如格莱美就针对AI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规则,要求参选的作品中人类的工作必须是有意义的,而且超过最低限度。

不只是格莱美,整个音乐产业现在都需要考虑重新制定游戏规则的问题,尽可能大地保持人类在创作音乐这件事上的意义和价值。否则,在人工智能全面入侵音乐产业的当下,“如果没有新的发展方向,生成式AI将简单粗暴地彻底主导,流行音乐将自我吞噬。”

马克·穆里甘的建议是,“将音乐世界提升到以粉丝、身份、创造力和非凡为中心的世界。这些都是音乐的基本人类元素,它们可以(至少目前)清晰地划分出即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双轨音乐世界。”

本文地址:https://www.cknow.cn/archives/30216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