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年内重启,希望这次不是“狼来了” | 最前线

文| 王方玉

编辑| 苏建勋

暂停6年后,备受关注的CCER市场将于年内重新启动。

6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本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CCER市场,维护市场诚信、公平、透明。

CCER,即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包括了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所减少的碳排放。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比,CCER市场是自愿,而后者是强制,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碳交易体系。

据悉,目前CCER的制度建设、方法学遴选,以及交易平台筹备等工作进展顺利,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完成初步验收,具备了上线运行的基本条件。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消息指出,CCER平台最早今年7月有望上线。

CCER年内重启,希望这次不是“狼来了” | 最前线

我国碳交易市场结构 

我国CCER市场曾于2012年上线,2017年3月项目申请暂停,截至目前已有6年。这期间,我国提出了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社会各界对于CCER重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曾在接受36碳采访时表示,碳市场的目的是通过金融工具和市场机制的方式促进碳减排,它本质上是增加高排放企业的排放成本。成本越高,企业去节能改造的动力就越强。另一方面,碳市场能给新能源、低碳资产增加额外收益,形成正向资金流。

从CCER项目范围来看,风电、光伏、林业、环保等行业都有望受益于CCER的重启。尤其是林业碳汇,36碳了解到,过去两年,全国多地的上市公司、中介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都在抢夺林业资源,等待CCER重启后参与交易。

根据生态环境部编制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第一个履约周期共有847家重点排放单位存在配额缺口,累计使用CCER约3273万吨用于配额清缴抵消。抵消机制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CCER项目的业主或相关经营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

此外,作为中国自愿减排市场中最为核心的碳金融产品,CCER还能够为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机构、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国内碳市场提供工具。近两年,国内碳资产管理赛道得到蓬勃发展,也成为一级市场上热门的细分赛道。

机构民生证券指出,近年来CCER暂停登记后市场存量紧缺,CCER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据粗略估算CCER交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

本文地址:https://www.cknow.cn/archives/26978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