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未来职场,更需要谦逊领导力

AI时代的未来职场,更需要谦逊领导力

AI时代的未来职场,更需要谦逊领导力

在我们探讨工作中的个人与团队之间关系的未来时,我们必须把视野放得更广阔,去思考工作本身的未来。

在以往的观察中,我发现在组织中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往往过于正式和生硬。如果企业要解决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生产效率问题,那么不仅要处理好组织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他们必须更了解彼此,才能更信任对方。

基于这个趋势和观察,我们建立了“谦逊领导力”这个概念,去解答组织中新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老的工厂—机械式的生产方式中,用等级和官僚制的这种指令式的领导力可能还适用。但随着年轻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兴起,随着更多国际化组织的出现,更高的心理复杂性,使得现在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管理者来说,不能只靠下指令去应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工作本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技术型转变为适应型。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再简单、单一,而是需要很多人一起用集体智慧去解决,讨论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的职场和既有经验中的职场相比会有诸多变化。谈起工作的未来,我们难免要谈到人工智能的影响,虽然这个话题有些让人苦恼。我们赞同很多人所预期的,众多地区的经济、诸多的行业,以及很多的职业都会发生永久的改变甚至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无处不在的微处理器式的“思考”、决策和对工作的指导。当然,有一些职业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一些。概括而言,我们相信交易型的工作(例如资本市场的交易)可以从人工智能中获得很多,以至于历史上的“交易员”角色可能会受到很大冲击。

如果确如我们所料,交易型的角色在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下会更加脆弱,那么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重新定义这些脆弱的角色,鼓励人性化的背景管理,而非工作内容和交易型的管理模式。

被AI削弱的专家们

谦逊领导力的技能在智能增强的时代变得非常重要,还因为人们所拥有的知识价值相比于过去会大打折扣。当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同样的信息,完成一件新的任务更需要组织管理的实施,而非信息和专长上的优势,领导者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专家”的优势给组织带来的回报会递减。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或者轻易通过某些方式懂得所在领域的知识,领导者就不再是独占鳌头的专家,而只是团队中的普通一员。稀缺专家权利的削弱,部分源自AI的普遍存在,以及人们越来越具备运用AI的能力。

建立在无限处理能力基础上的类神经网络(虚拟世界中无限的云计算能力和储存量)将变得越来越“智能”。我们都体验过,搜索引擎是如何近乎完美地做到预测、积累、定制、拓展我们的知识,更多的AI接口的出现(如苹果的Siri等),让人们更容易吸收几乎无限收集的人类知识。换句话说,领导者要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信息的获得和分发对于维持一个指挥—控制的传统层级制度,不再具有那么大的作用了。请想一想未来的员工,从小生长于数字化环境的“数字原住民”,接受过数据技术的培训,擅长于最新的查询方式,对更强大的移动互联网设备驾轻就熟,比起年长的数字技术学习者,新一代将拥有巨大的信息吸收优势。按照卡尼曼(Kahneman,2011)的观察,如果年长者对自己已经懂得的知识过分自信,忽视自己未知的知识,这个差距还会拉大。年轻、好奇的AI学习者,会比受限于自身经验的管理者,更容易建立起广泛和开放的知识体系,并更具适应性。

AI时代的未来职场,更需要谦逊领导力

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终结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谢谢你迟到》(Thank You for Being Late)一书中指出,人工智能(AI)最终将成为智能助手(IA)。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重构工作模式,进而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它提醒我们,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终结,而是意味着不同的工作,或者是改进之后的工作。谦逊领导力可以建立在智能辅助的基础上,用以提升人们在面临复杂任务时将信息运用于特定背景或者关系的能力。几年后,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的团队拥有处理AI增强信息的高级技能,但并不知道如何把数据用于实现我们的目标,或用于让团队更有能力。我们都知道,获得的信息越多,我们所看到的空隙也越多,这时就更需要信息辨别能力。谦虚领导力将是团队建立共识,为开放的对话创造环境,以及选择恰当的决策流程所需要的。

业内有这样的疑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变得如此强大,会不会产生AE(artificial expertise),即人工专长呢?我们并不这样认为。虽然AI在搜索“已知的未知”上非常高效,但我们认为谦逊领导力可以建立更个人化、开放和信任的关系。通过分享、阅读和反思彼此的反应为组织带来复原力,处理“未知的未知”,带领大家一起在未知中探索。这种个人化、开放、信任的关系必须在工作团队中建立起来,以推动文化的变革,帮助组织发展起面对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模糊性)的世界所需要的创新能力。MI

插图来自:pixabay 

 原作者  埃德加·沙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

本文地址:https://www.cknow.cn/archives/2360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