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预计解封时间,广州疫情严重生活记录
快到端午假期了,可越临近假期,很多人越不能放松。
自5月21日广州出现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以来,截止6月10日10时,已有确诊病例112例。
就在大家以为国内疫情快要结束时,没想到又反扑了。
这次还是在 广东 的省会,一座大城市。
并且此次疫情 病毒 为变异植株(Delta变种),传播速度更快、感染能力更强,潜伏期也仅为3、4天。
不只是广州, 深圳 、 佛山 、茂名等地,都接连出现了相关病例。
因此,尽快控制住广州疫情的蔓延是首要任务。
可是,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有人又出来当“ 搅屎棍 ”。
在6月8日的疫情防控 新闻发布会 上,工作人员公布了一起刻意隐瞒与确诊病人接触的案件。
一位姓祝的广州男子,家住番禺区大石街北联村,父母,家住荔湾区白鹤洞街某小区。
而荔湾区白鹤洞街正是此次疫情的“中心点”。
祝姓男子的父母在5月30日确诊感染 新冠肺炎 。
在确诊之前,5月25日,祝某曾前往荔湾区探望父母。
在这之后,他出现了 咳嗽 、发热等症状。
然后在6月2日、4日他两次前往 医院 看病,但却没有如实告知医生14天内的旅居史,也没有如实填写流行病史调查问卷,对于他去过疫情高发区的事实隐瞒得妥妥的。
并且,就算出现身体不适,祝某依然到处乱窜。
他去过人流量大的球场、水果店、医院等地方,直到6月6日,他的病情才被发现。
然而,这段乱跑的时间内,又有多少人因为他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想想就感觉到后背发凉。
疫情已经持续快一年多了,该如何应对、怎么对别人负责,这位祝某心里还没点数吗?
真心心疼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人员们。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混乱的疫情当中,还有人拿疫情来造谣。
6月7日,网络平台上疯狂流传着一篇 文章 《倾城之恋2021》,该文讲述 广州南沙 一男子与一女子约会就餐时被感染,此后该女子去深圳导致深圳多区开展大排查。
文章一经发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结果经查,该文为不实信息。
也就我们说的:造谣。
这个时期本来就十分敏感,还造谣生事引起恐慌,也是令人愤怒。
难怪有网友评论说:唯恐天下不乱,怎么不去写生化危机2021呢?
说实话,隐瞒和造谣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本来疫情防控就辛苦,还要提防这些搞 岔子 的人,工作人员们真的太难了!
求求这些人,认真地做个人吧!
最近,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都开始了大范围的 核酸检测 。
尤其是在广州,工作人员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工作,穿着密封的防护服,顶着35度的高温工作十几个小时。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次脱下来,都像从热水里捞出来一样。
因为长时间戴着手套,双手也被汗水浸透得满是皱痕,有的已经发白发胀。
除了高温,有时他们还要顶着滂沱大雨继续工作。
在高考期间,许多在一线的 医护 、警务工作人员都无法陪伴孩子。
他们只能把祝福的话,写在防护服上来表达自己的关心。
在孩子们的重要日子里缺席,想必他们的内心一定是焦灼愧疚的。
但是没有办法,他们肩上要去扛更重的担子,只有疫情早日结束,大家的日子才能好起来。
有的医护人员很累,做完核酸就直接躺倒在地上睡觉休息。
(图源:广州荔湾发布)
而席地休息的背后,还有为了不浪费一套防护服的考量。
他们没有想着自己,只是一心为工作。
还有刚刚结束的高考,如何能让高考顺利进行,又不至于增加感染的风险,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有的考点要进行防疫演练,试卷还要进行消杀五六遍。
这些工作的背后,都需要防疫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努力。
所以说我为什么痛恨那些隐瞒不报的人,他们的行为真的是害人害己。
很多工作人员的心血很有可能就被毁了!
更不必说那些无辜遭受到感染风险的人们,遇上这样的人,只能自认倒霉。
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让人唾弃呢?!
一座城市背后的抗疫工作,除了工作人员在努力以外,同样努力中的还有群众们。
越是这样的危急时刻,人们越发发扬自己的乐观精神。
还记得荔湾感染链的第一例郭阿婆吗?
今天,她已经达到出院标准,正式出院。
当初阿婆成为第一例确诊时,就很少有人去责怪阿婆。即使有个别少数的网友骂阿婆,其他网友也纷纷怼了回去。
这说明,很多在广东的朋友们很有包容心,也能正确地看待病毒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抗疫,有很多人连夜排队做核酸,手里还点着 蚊香 ,真的既心酸又好笑。
部分广州朋友为了保住那个绿码,坚持不懈地做多次核酸,宁愿“被绿”,也不要“涉黄”。
有的人一看到人多的地方,就以为是做核酸的,立马行动起来配合工作,结果发现搞了个乌龙。
有个网友,甚至用了一个有些可怜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做核酸检测数量。
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很多市民自发成为抗疫 志愿者 ,在短短的3小时中,就有2000多人报名。
枯燥的隔离生活,他们互相鼓励,齐喊“广州加油”。
可以说,大部分的人都在默默地努力当中。
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在这一刻都众志成城,对抗疫情。
就算不能做些什么,那也不要给别人添乱,该做事的做事,能配合的就配合。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比起这些默默努力的人们,那些添乱的人的心胸真的太狭隘了。
防疫真的不是一件小事,也不仅仅是工作人员们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
一个小小举动,就有可能影响到很多人。
检测范围扩大,人们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外地人们行程受阻......
从疫情发生到至今,已经整整超过了一年时间。
这些时间里,我们见到了太多的“妖魔鬼怪”“群魔乱象”。
一男子从 武汉 返乡却谎称从菲律宾回来,期间还去参加大型 婚宴 ,致使上千人要去隔离。
郑州 一男子去国外回国后不报备,确诊后假装说:“没想到要去报备。”
石家庄一名大爷拒绝不戴口罩,还辱骂防疫人员。
这些事情,都刚发生不久,但有的人就是不放在心上,也不认为是自己的事情。
他们弄他们的,我只管自己就好。
这些“ 巨婴 们”,早就该醒醒了。
就算不能帮上忙,也请做一个成熟的人好吗?
回想起当初疫情发生的时候,84岁的钟南山在接到疫情的第一时间便义无反顾奔向一线,即便是在除夕夜,他依然带领无数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
70岁的 李兰娟 院士,不分昼夜的忘我工作,普及对病毒的认识,与医护人员共同商讨诊疗方案,甚至每天就睡3小时。
各大城市的街头,都是空无一人,静默冷清的场景;
很多家庭面临着生离死别,搞不好就再也见不到彼此;
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影响,就连上街呼吸自由空气都成为了奢侈。
就是经历过失去,我们才懂得平凡生活的珍贵。
因此,心存敬畏,配合工作,才不至于辜负工作人员在一线的坚守。
疫情尚未全消,我们仍需努力!
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打 疫苗 。
相信广东能赢,全国能赢!加油!点个“在看”,给他们和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