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钱从哪里来?

9月22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两周年之际,首份金融行业双碳领导力排行榜发布。榜单由《财经》杂志与中创碳投联合发布,中创碳投是国内领先的碳中和综合服务机构。 

榜单分别评价了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双碳表现,旨在展现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落实双碳责任的情况。历史上所有伟大变革,几乎都离不开金融体系在背后的支持。对于碳中和这项长达40年的事业而言,如果说能源革命是抓手,那么绿色金融就是弹药。综合不同机构的预测,到2060年,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量均在百万亿级别。 

然而,中国目前在绿色投融资总量上存在较大缺口,且2030年后会更加突出。中金公司2021年的研究指出,依照现有绿色投资供给情形,十年内资金年均缺口约0.54万亿元,2031年及之后,资金年均缺口将超过1.3万亿元。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亟需金融体系助力。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但在实践中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我们选取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两类金融机构,以营收排名靠前的30家中国上市公司为范围,评价其表现。两个行业的评价结果如下: 

商业银行评价体系包含9项议题,37个细分维度;证券公司评价体系包含9项议题,36个细分维度,力求全方位、多角度评价金融公司的双碳表现 (详见附注) 。两个评价体系参考了国际认可度较高的TCFD (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 披露指引、中创碳投“SMART-ABC”企业碳管理框架,以及国内外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指引。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金融的含义较广,包含但并不仅限于碳中和议题。考虑到目前大多数机构主要披露绿色金融数据,且碳中和直接相关的金融活动刚刚起步,我们仍以绿色金融为主要评价内容。

商业银行

中国的融资结构整体上以间接融资为主,即资金供给与需求方并不一一对应,而是通过金融中介实现,绿色金融也是如此。中金研究指出,2018年-2020年,中国绿色信贷在绿色融资总量中的占比高达90%,而绿色债券和股权分别约7%、3%。 

商业银行则是间接融资的最主要渠道。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工农中建四大行2021年的绿色贷款余额均超万亿元。 

榜单依据各互联网科技企业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并依据不同分数段,将企业双碳表现划分为“卓越”“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四个等级。 

从重视程度,到具体实践,再到披露情况,商业银行整体表现较好,大多数公司都属于“优秀”“良好”级别。四大行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位居前三,建设银行排名第七。但同时,商业银行在双碳行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管理体系完善,绿色金融增长迅速,但标准口径亟需统一 

商业银行在“气候及绿色金融议题管理”议题的得分相对较高 (见图1)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配套支持,都比较完善,这为发展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 ,商业银行在“组织建设”与“规划制度”两项表现最好。组织建设方面,27家银行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金融领导小组或类似机构,其中部分公司还专门设立双碳工作小组。比如,工商银行于2020年在总行管理层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2021年又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制度方面,22家银行制定了单独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亦有多家银行为实现双碳而制定行动计划。比如,中国银行分别制定《中国银行“十四五”绿色金融规划》《中国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行动计划》。剩余没有单独制订方案的公司,也基本都将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等相关内容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中。 

图1:商业银行各议题整体得分情况

绿色金融业务实践方面,各银行也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2021年,30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的平均增长率高达70.66%。但另一方面,各银行披露的绿色金融余额口径不一,影响了数据可比性。当前的绿色金融统计口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人民银行口径,主要参考的是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末修订后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二是银保监会口径,主要参考的是2020年银保监会制定的《关于绿色融资统计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目前,两个部门对于绿色贷款统计口径仍存在一定差异。 

另外,各银行披露的绿色信贷折合减排的二氧化碳当量,也缺乏透明度。一是没有介绍计算方法及过程,二是缺乏第三方机构的认证。从表1可以看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排名前二,但产生的减排量却不到1亿吨,不及后面的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 

综合来看,绿色金融的相关统计标准仍有待统一,需要加强第三方认证环节,商业银行披露的透明度、完整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表1:30家商业银行2021年度绿色金融相关数据

商业银行需要重视自身运营碳排放

商业银行在“碳排放绩效与目标”上的得分较低。尽管银行自身运营的碳排放量并不高,容易实现自身净零排放,但走好这简单的第一步,是各银行重视双碳目标的体现。然而,无论是最基础的碳排放数据统计,还是碳中和相关目标,商业银行的表现都无法匹配其实际能力。 

从范围1、2的核算结果来看,银行之间呈现出较大差异。在19家披露碳排放数据的银行中,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突破百万吨级别,分别约为164.36万吨、153.40万吨,其余银行统计的碳排放量在几千吨至几十万吨不等。银行在统计自身运营碳排放时,选择的组织范围较为随意。大多数银行仅统计总行,或总行及一级分支机构的数据,某头部银行甚至也仅统计其总行及在京机构的碳排放量。与之相比,建设银行在2021年成立碳足迹管理工作组,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全面核查全行能源及资源消耗状况,数据相对可靠。另外,仅3家银行统计范围3的排放情况。 (范围1为企业自身燃料燃烧等产生的直接排放;范围2为企业外购电力等间接产生的排放;范围3为生产、供应等上游环节与下游销售、使用等环节产生的其他间接排放) 

制定碳排放目标,是企业切实减碳的第一步,然而,仅五家银行披露碳排放相关的目标 (见表2) 。 

表2:各银行披露的碳排放相关目标

要绿色,也要转型

减碳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支持低碳产业发展,也要支持高碳行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披露内容来看,各银行都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但只有接近一半的银行提及支持高碳行业转型。 

在这方面,民生银行的表述较为明确完整。民生银行提出,要结合碳减排支持工具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政策,基于电改和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快“两高一剩” ( 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 行业低效落后企业及产能退出,择优支持先进企业、行业龙头在节能减碳、产业升级、减量置换、兼并重组等领域的信贷需求。 

此外,国内银行缺乏高碳排放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30家银行中,仅7家公司披露了在“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情况,仅广州农商银行一家公司,披露了高碳信贷资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属于其范围3排放的一部分,也是银行碳排放量统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目前,国内银行更多披露其绿色信贷的减排量,而忽略了对投融资活动产生碳排放量的统计。国外已有相关倡议,比如,PCAF(碳会计财务伙伴关系)是一项由行业主导的倡议,旨在帮助金融机构评估、披露其贷款和投资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过,目前国内仍缺乏相关的倡议与实践。

证券公司

当前,证券公司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业务,主要围绕承销绿色债券、发布相关研究报告等方面展开。 

尽管中国目前绿色金融以间接融资为主,但绿色债券仍然大有可为。据《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年度报告2021》,按符合CBI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定义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及年度发行量计,中国均是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 

2021年,中国在绿色债券方面的政策与工具都在不断完善。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和《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发布,前者对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领域和范围进行科学统一界定,后者则便于中外,尤其是中欧绿色金融产品互联互通、互认互信。同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了碳中和债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SLB) 。 

从我们评价的30家券商来看,证券公司整体表现不如银行,“卓越”和“优秀”的公司较少,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其中,仅兴业证券 (601377.SH) 一家表现等级为卓越。 

证券公司在低碳行动议题、绿色金融及研究业务上的得分相对较好 (见图2) 。低碳行动中,证券公司在自身绿色运营,节能降耗上的表现较好,拉高了该议题的整体分数。业务方面,30家证券公司中,仅6家公司在展示绿色债券案例时提到减排量,仅7家公司展示了自己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的表现,仅3家公司给出了定量的绿色金融相关目标。 

图2:证券公司各议题整体表现情况

在“碳排放绩效与目标”议题中,证券公司的表现与银行类似,均存在核算水平层次不齐的情况。各券商披露的自身运营碳排放量在几千吨至几万吨不等。其中,6家公司披露碳排放或与之相关的目标 (见表3) 。 

表3:各证券公司披露的碳排放或相关目标

总体来看,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在碳中和、绿色金融方面的表现整体较好。而券商整体表现不佳,仅个别券商表现突出。金融机构需要重视自身碳排放的统计,设立减碳目标。同时,绿色金融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有待统一,统计方法有待披露。我们将持续跟踪金融上市企业的双碳责任表现,并每年发布《金融行业双碳领导力榜单》。 

附1:商业银行双碳领导力评价体系

附2:证券公司双碳领导力评价体系

原文链接:https://36kr.com/p/2025502420462856

本文地址:https://www.cknow.cn/archives/13098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